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浅析如何将现代远程教育的服务与支持推向偏远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1 现代远程教育的概念及特点1.1 现代远程教育的概念远程教育是指学生和教师,学生和教育机构之间主要采用多种媒体手段进行远程教育系统教学和通信联系的教育形式.它是随着现代信

1 现代远程教育的概念及特点 1.1 现代远程教育的概念 远程教育是指学生和教师,学生和教育机构之间主要采用多种媒体手段进行远程教育系统教学和通信联系的教育形式.它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是构筑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终身学习体系的主要途径和手段. 现代远程教育是在20世纪60年代随着信息科学技术发展而出现的新的教育形式.它是集面授、电视、网络教育各自的优势于一身,融文本、音频、视频信息传播媒介为一体,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下,创造一个师生可以交流的虚拟课堂环境,从而实现在远距离环境中推行教学计划、实施教学环节,达到“传道、授业、解惑”,培养造就人才的目的. 在信息科技飞速发展、互联网络日益普及的今天,现代远程教育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学模式的变革,为学习者终生学习目标的实现开辟了通途,成为构筑学习者终生学习体系的重要教育手段.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是扩大教育规模、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办学效益、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办好大教育的重大战略措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都把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作为一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任务,给予了高度重视. 1.2 现代远程教育的主要特征 21世纪的远程教育是以开放的、灵活的、大众的、终身的教育发展为目标,它是传统教育的延续发展,同时,也是对传统教育的巨大变革,具有传统教育所不可比拟的优点. 1、开放性 所谓开放,是指目标开放即学校向学习的对象开放;教育资源即教学课程开放;教育方式即管理的方式开放;教育场所和时间开放.在远程教育中,教育教学制度同传统教育不同,更加注重创新才能的培养,在保证受教育者具备基本学习能力的前提下,采取“宽进严出”的方针,教育质量的把关不是放在入口上,而是放在出口处;在教学管理中,没有采取优胜劣汰的方针,而是在保证基本教育质量的基础上,为尽可能多的人提供尽可能多的受教育的机会;在教育方式上,要照顾不同职业背景和工作时间的在职人员的实际,提供可供选择的教育服务,尤其要优化组合各种教育资源为受教育者服务.由此可见,远程教育对任何阶段、任何层次的学员开放,结束了我国由于九年制义务教育后传统教育规模和资源设施的限制,成千上万的青少年滞留社会,不能享受高等教育的局面.同时,它又为走上工作岗位,想继续充电的成人创造了继续教育的机会. 2、灵活性. (1)能满足受教育者个性化的要求,给受教育者以更大的自主权.在远程教育中,受教育者可以根据自己选择的方式去学习以提高学习效率,从而使被动的学习变成主动的接受.在远程教育中,受教育者对个人的学习进度负责,学习评价着眼于学习的进展而不是其考试成绩,受教育者的学习要求受教育者、教师的配合,以便学习的内容符合工作的要求.受教育者的学习以自主的学习为主,学校更多的是提供学习的条件和服务,传统教育中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逐步被“以学生为中心”、“以自主学习为中心”所替代. (2)远程教育覆盖面广、传播手段灵活多样,教育资源和学习不受时空限制,可以随时、随地为受教育者提供教育服务.任何人只要有学习需求,就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得学习材料,选择适合个人学习习惯的方式,进行最有效的学习,从而使学习者的个性、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3、大众普及性. 这个优点是建立在前两个优点的基础上的.正是因为远程教育的开放性,才有可能为不同基础、不同经历的受教育者提供受教育的机会;同时,亦是由于远程教育的灵活性,才能为不同背景、不同职业的受教育者接受继续教育提供了可能.因此远程教育具有大众普及性的特点.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托尼.贝茨博士认为“政府、学校和个人可以提出很多开办远程教育的理由,但主要原因是为那些因为各种原因而无法进入正规学校、学院或大学的人提供受教育的机会.远程教育的服务范围广泛,不仅为穷人和处境不利的人服务,也为在边远地区工作的忙碌的商人和优秀的工程师服务.但更多的是为那些无法离开家庭进入城市的贫苦农民服务.” 4、学习的终身性. 知识本身是需要即时更新的,掌握知识的人的知识也是需要即时更新的,从而使学习成为一个贯穿终身的持续性的活动.在当今社会,为适应市场经济的运行要求,在职人员必须适应资源社会化、配置市场化的要求,“创新人才是资本”成为一种基本的观念,新知识、新技术在当今社会环境中扩散速度很快,快速的扩散必然导致对知识、技术的更新要求也加快,从而又促使新的东西产生.由于知识的更新速度的加快、半衰期的缩短,在职人员必须不断的为自己补充新的知识,接受新的信息,才能赶上职业要求的变化.许多西方学者认为,现代化的教育必须训练人们的创造力,使之能够适应迅速变化的工作环境,教育机构应根据社会需要、学习者的要求和本地的实际情况提供灵活多样的课程.远程教育利用网络实现了这方面的要求. 5、社会资源共享性. 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一文中指出:“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在我国的教育资源短缺的条件下办好大教育的战略措施.虚拟“北大”、虚拟“清华”让全国各地学子与北大、清华的学子一样聆听名师的指导、感受专家教授的风范;在高考场上失去了高分,并不等于失去了进名校的机会,并不等于失去了未来,通过远程教育,名校对一切人敞开了大门.同时,远程教育利用网络给学习者提供了最大丰富的信息,使学习由被动的记录外界信息的过程变成学习者主动选择信息的过程.从物质上讲,网上学习打破了时空限制,学校不必为学生安排教室,更不必为学生解决食宿等问题,学生用于交通的时间和费用也可大大减少,教学活动摆脱地域限制,延伸至全国乃至世界,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化.另外,由于网上教学的信息是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存在的,信息的复制既简单、迅速又经济,节省了大量的书本开支. 2 现代远程教育在终生学习中的作用 在发达的西方社会,终身学习、学习组织、学习社会的思想已经得到广泛的接受.江泽民同志指出“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以远程教育网络为依托,形成覆盖全国城乡的开放教育系统,为各类社会成员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服务”. 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为学习者构筑终生学习体系提供了重要的教育手段,其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现代远程教育为个性化的学习提供了学习选择和学习支助 终生学习有许许多多的途径和方法,现代远程教育是利用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所进行的十分人性化、个性化的教育.首先,现代远程教育学习资源的丰富,个性化的学习材料设计,有效的学习支助系统,费用相对比较低廉,使终生学习成为可能;其次,远程教育因其教育目的、内容、方法的极大丰富和多重组合,学习手段的多元选择、学习支助的日趋完善等,在为学习者提供更多选择的同时,大大推进了学习的个别化和个性化.同时,现代远程教育因其与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同步,人们选择远程的方式进行学习,能极大地提高人们的学习能力,使人们学会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不断学习,让学习者的个性和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在适应社会发展的同时,形成独特自我. 2.2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教育和学习资源的共享 信息技术的进步使信息在瞬间可以流遍全球,凭借信息技术,教育和信息资源可以全球共享.由于语言的障碍,至少可以做到用同一语言制作的学习材料在使用这一语言的人群中共享.中国人口众多,地区之间的差异比较大,教育和学习资源分布不均衡,远程教育能让经济、教育落后地区的人们也能和发达地区的人们一样享有最好的教育和学习资源,得到最好的学习支持服务. 3 赤峰地区偏远的农牧区现代远程教育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3.1 赤峰地区现代远程教育的现状 赤峰市是内蒙古自治区下辖地级市,位于内蒙古东南部,蒙冀辽三省区接壤处.被自治区政府定位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全市总面积9万平方公里,辖三区、七旗、二县,是一个以蒙古族、汉族为主的多民族城市,是内蒙古第一人口大市,内蒙古东部中心城市.3个市辖区、2个县、7个旗及一个市级新区,即红山区、松山区、元宝山区;宁城县、林西县;巴林右旗、喀喇沁旗、巴林左旗、敖汉旗、阿鲁科尔沁旗、翁牛特旗、克什克腾旗和赤峰新区. 赤峰地区的人口分布与面积分布如下图一、图二所示. 结合图一赤峰各旗县区面积分布图与图二赤峰各旗县区人口分布图的对照,不难看出,在偏远的旗县象克什克腾旗、阿鲁科尔沁旗、翁牛特旗幅员辽阔面积很大但是却分布着极少的人口且人口成分以农牧民为主,而象红山区等三个区以及林西县、宁城县、敖汉旗等这些旗县区区域面积较小但是却聚居着众多的人口.根据对旗县电大站点的了解,我们得知我们的现代远程教育在整个赤峰市来看基本与人口数量的多少成正比.也就是,人口发达如红山区、松山区、元宝山区这三以及林西县、宁城县、敖汉旗等人口相对较多,这些地区人口众多,经济、文化相对较发达,受教育人口比例较大,远程教育的硬件设施完善与师资条件相对较好,软实力较强,现代远程教育开展的较好.而偏远的农牧区,人口稀少,受教育人口比例低,教育基础条件相对较差,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相对滞后. 图一 图二 3.2 赤峰地区偏远农牧区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的原因 赤峰地区偏远农牧区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的原因,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地域因素是造成偏远农牧区现代远程教育落后的主要原因 内蒙古赤峰地区尤其是北部旗县,地域辽阔,距离市区相对比较偏远,交通不发达,人们的出行生活成本等相对较高.另外北部旗县区的人口以少数民族的农牧民为主,分布比较分散,一些牧区牧民的流动性较大,不易于组织和管理.另外,这些地区无论是经济上还是文化上相对滞后,缺少先进的教学设备,如多媒体技术、多功能阅览室等.例如,远程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缺乏,很多偏远地区的移动设备建设缺乏,使用移动电话、互联网这些对于我们来说很方便快捷的移动终端的学习方式在偏远的农牧区来说是很奢侈的事情.有的地方甚至是没有网络信息号.由于过于分散的居住方式使得移动设备如基站、光纤、地缆这样的基础设备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即便是有信号的地方,企业为了回收高额的投入,高昂资费也使得人们难以支付. 2、偏远农牧区现代远程教育的基础设施投入不足 现代远程教育的主要部分都投入在人口相对较多的发达地区,自西部开发以来,国家已经将教育纳入加速发展的行列,尤其是现代远程教育在我们内蒙古也已经有了较快的发展.可是,由于内蒙古地域辽阔,尤其是我们赤峰市的北部以少数民族为主的旗县欠发达地区,地方财政收入有限,偏远农牧区政财力更加薄弱,农牧民收入水平低,支付能力弱,即便政府投入了偏远农牧区的基础设施配置,但是由于地域偏远,生活条件艰苦,很多优秀教师流向城市,使优秀的资源流失严重难以长期维持. 3、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师资力量不足 赤峰偏远的农牧区的人口以少数民族民主,少数民族以蒙古族为主.由于人口基数少,受教育的少数民族人才有限,优秀的少数民族人才毕业后更多的选择留在发达地区或者选择较为稳定的基础教育,远程教育队伍里缺乏这些民族教师,缺少一些使用民族语言开发的教育教学的系统. 4、偏远农牧区的人们对于远程教育以及终身教育的认识不足 由于生活习惯以及地域的差异,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对教育尤其是远程教育不了解、不重视,思想意识里没有对远程教育以及终身教育形成足够的认识. 4 解决方案 根据上文对赤峰地区偏远农牧区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的原因分析,提出以下几方面对策. 4.1 加大对偏远旗县区现代远程教育的基础建设投入 政府应提高对这些地区的现代远程教育建设的重视,将偏远地区的现代远程教育列入全民终身教育的长期项目和任务去做.政府和国有电信企业应加大对偏远农牧区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动社会力量,调动社会资金对这些地区的投入,突出这个项目特殊性、重要性和公益性,要采用系统的思路与观点来指导建设,在搭建偏远农牧区现代远程教育基础设施的同时,建立现代远程教育在当地的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争取早日实现农牧民在家就能以享受到稳定的网络、使农牧民用得起网络.解决这个问题是将现代远程教育推向偏远农牧区的根本.就像要想富先修路一样,没有方便快捷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何谈现代远程教育.只有当偏远的农牧民在使用网络通信工具就像使用水电一样便捷、自由的时候,现代远程教育才有可能深入到农牧区之中. 4.2 加快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教师的培养 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教师的培养.一是要定额定向的招录一批致力于从事现代远程教育的青年民族教师.可以通过对现有的和招录的民族教师集中进行培训,增强这些民族教师对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的掌握,鼓励民族教师使用民族语言开发学习资源,与当地的少数民族高等院校和机构合作开发学习资源.二是增强少数民族教师的现代远程教育服务意识,提高教学服务质量,变被动为主动,加大对少数民族的远程学习者的教学服务力度,使少数民族的远程学习者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真正的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使这些少数民族学生有归属感和认同感.三是适当提高这些民族地区的民族教师的收入,以鼓励优秀的少数民族教师长期致力于现代远程教育事业. 4.3 在赤峰北部偏远的农牧区加大现代远程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宣传力度 加大民族地区现代远程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宣传力度.一是在民族地区采用民族语言拉条幅,在地方电台、电视台、报纸等传统的媒体进行民族语言的宣传.二是定期专派当地的少数民族教师走访农牧区,抓住每次走访机会将现代远程教育的概念和理念渗透到每家每户每个人.只有认识提高了,受教育的需求提高了,教育才能推进.三是政府带动电信企业以促销产品的的方式将现代远程教育加入到产品的宣传.比如某电信企业推出的面向农牧区的移动电话等移动终端里面免费加载致力于现代远程教育的APP产品,并以此为卖点.四是加大民族终身教育的宣传力度.终身教育是全方位的教育,而现代远程教育恰恰是终身教育实现的途径之一.使农牧民自身提高对现代远程教育的认识,并且认识到地域偏远、交通不便的情况下便捷的现代远程教育未来将是在偏远的农牧区是实现终身教育的最好的途径.

文章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网址: http://www.cfxyxbzzs.cn/qikandaodu/2020/0904/444.html

上一篇:赤峰申报国家大遗址保护片区战略研究
下一篇:赤峰博物馆的产业化探索与提升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投稿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版面费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论文发表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